在上一篇文章中,「新安琪兒十項全能育兒團」請教了蔡雲瑜醫師,有關寶寶在不同年齡階段時,哭泣所代表的不同意義。現在我們要進一步請教醫師,避免寶寶利用「假哭」,不斷地向爸爸媽媽索取注意力,以及在哪些情況下,不適合忽略寶寶哭泣。

隨著寶寶的心智成長,哭泣代表著寶寶此刻可能需要大人的關心,來滿足寶寶的安全感。但是寶寶1歲大以後,情緒很容易受到大人喜怒哀樂的影響。所以如果寶寶常常透過哭泣的方式,甚至是明顯的假哭,來吸引大人們的注意力,或是得到想要的東西,那麼對寶寶未來發展正常的社交能力,可能會有所影響。

一般來說,如果發現寶寶在哭泣,爸爸媽媽媽要先注意是不是肚子餓了、尿布髒了,或者是不是肚子痛、發燒等生理因素。如果不是這些生理因素,而是寶寶使性子、想要賴著大人,醫師建議爸爸媽媽輕輕的拍拍寶寶的身體安撫他就好,不要一直抱著不放,而比較大的嬰兒亦可用對話溝通。

有些人會主張寶寶假哭先不用理會,免得慣壞了。但蔡雲瑜醫師提醒大家,如果一直採用忽略的態度來訓練寶寶不用哭,長期下來可能會對寶寶帶來不良的引響。國外有研究指出,如果寶寶哭泣時間超過30分鐘,會刺激腎上腺分泌壓力賀爾蒙,長久下來可能會傷害嬰兒腦部,影響將來的學習能力。此外,消化吸收的功能也是台灣寶寶常見的問題,如果寶寶哭到上氣不接下氣,很有可能是脹氣甚至是腸絞痛的影響。蔡醫師最後也總結,其實在面對還不會用語言表達的寶寶,爸爸媽媽需要更有耐心的觀察,才能真正找到讓寶寶哭泣的原因。

延伸閱讀:
蘋果日報《國外研究 放任寶寶哭太久恐損腦》

寶寶假哭,該怎麼辦(下篇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蔡雲瑜醫師
現任
中山醫院小兒科 主治醫師
杏群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

蔡雲瑜醫師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腸絞痛 假哭 教養
    全站熱搜

    新安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